U+明星企业动态|行知创始人曹老师受邀中科科技园《创业导师说》专访
近日,U+孵化明星企业家、行知创始人曹孝龙老师受邀中科科技园《创业导师说》专访。“人才聚则事业兴”,曹老师积极投入人力资源项目,持续为U+企业开展公益培训讲座,参与共建交流,依托企业孵化平台优势聚合资源,贡献企业力量。
以下资讯来源“洛阳中科科技园”
01
导师介绍
曹孝龙
洛阳行而致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
绩效改进师
AACTP行动学习促动师
企业长年咨询顾问
多家上市企业授课经历
02
导师企业
洛阳行而致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简称行知咨询,是一家专注于组织增长的咨询公司。
致力于以战略性的眼光审视企业的人力资源,确保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。秉承用增长带动成长,用成长驱动增长的组织发展理念,为企业提供战略落地、管理提升、业绩增长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培训定制等服务,帮助企业构建全面的人力资源体系,助力人效提升。
作为一家深耕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业顾问机构,我们不仅仅提供咨询服务,更是企业成长道路上的智慧伙伴。
03
对话导师
问:基于什么原因,让您萌生创办行知公司的想法?
可能很多人听到“使命感”会觉得太虚太假,但“使命感”就是我创办行知咨询的初心——希望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以前在职场的时候,帮助别人成长让我内心感到特别幸福,所以我热衷于帮助身边的同事甚至外面的企业,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获得最大收获的反而是自己。看到大家因我而解决了当前的问题,自己感受到了成长的动力。也正是这些朋友以及他们所在企业的信任和支持,希望我可以作为长期顾问来提供人力资源咨询服务,让我大胆创办了行知咨询。
我认为追求使命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,这就是我的开始。
问:从常规的角度来说,您并非人力资源专业出身,那么在创业过程中是否存在更大的难度?
其实对我来说,非人力资源专业出身并非最大的阻碍,缺少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才是阶段性的难度。因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,大家总是更愿意喜欢那些名牌出身的咨询老师。但它也仅是“阶段的难度”,我也相信我现在的合作客户一定会是我最大的背书。
问:又是哪些原因,让您坚持走这条路?
首先是使命感所带来的信念。其实我这么多年来面临过很多很好的选择,若从赚钱角度来说,做人力资源咨询一直都不是最佳选择。但我总是问自己:在面对这些选择的时候,哪件事情能让你持续拥有热情呢?每一次的答案都是现在所做的事情。这,就是我所说的信念。
其次是我的个人经历。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,从人力资源到销售负责人,从职场到创业……这些对于人力资源来说是一个极其宝贵的视角。不仅如此,10年来,我每年投入全年收入的10%用于学习提升自己。现在年读书量已达到80本左右。我的经历和成长性是我可以直面曾经没有的专业出身,但却勇敢坚持的底气。
问:服务了这么多企业,有哪些让您或者团队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?
作为一个创业公司,前期的种种心酸只有自己知道。我们经历过因为办公环境简陋而错失客户,也经历过因为条件局限而给我们更大鼓励,希望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客户。行知办公室里面摆放着一个文件柜,就是客户送的。但在送这个柜子之前,我们只接触过两次。那时候公司刚起步,办公室里面的柜子是淘宝上买的,看起来非常简陋,而她因为参加我们的沙龙活动在办公室看到了,第二天就给我发消息,说她们公司送我一个柜子,直接就拉过来让我换上。后来,我们两个公司还成为了长期的合作伙伴。
我们公司的核心文化“靠谱”,不是我们自己写在墙上的,这是更多客户给予我们的认可。所以在今年搬新的办公室时候,我仍旧很爱惜那个柜子,我给大家说,将来无论这个公司成为什么样子,这个柜子我都会一直留着。
问:结合近年来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,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立场来看,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?
我更想说实事求是。一方面要拥抱变化,另一方面不要盲目向外求。企业需要多思考在当前环境下我应该做什么,我需要做什么,而不是只思考我想做什么。
其实,这几年外部环境变化很大。如果我们刻意去关注环境和企业之间的影响,一定会看到自己企业内部许多固化的不合实际的东西。很多企业经验方法一用好多年,对于外部变化视而不见。那些多年都没更新过的制度、没有优化过的流程、没有真正重新审视的销售方法比比皆是,内部机制的运营带着沉重的历史枷锁。这些都是习惯的力量,而这也让很多企业不能去面对和适应变化。
与拥抱变化相反的是盲目向外探求。这两年整体经济放缓,好多企业感受到了增长的压力,又或者业务下行,所以大家寄希望于从外部寻找灵丹妙药。我认为所有成功的外部介入,不是因为外部机构厉害,而是因为这个企业厉害。企业向外探求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内部的问题,在有了一定的方向之后再从外面寻求资源来解决。外部是方法,不是目的。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,盲目向外探求,是很多企业折腾自己的根源。需要和想要是有区别的。
问:公司发展离不开人才,您在团队建设上有什么好的建议?
首先,人才的背后是机制,机制的背后是文化。所以真正优秀的团队,机制和文化的影响力更大,也是这些决定了企业的人才团队。不要在招聘上偷懒,不要在机制和管理上采用那些看似省钱的小聪明。不合适的选择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,小聪明的手段直接决定了我们只能招来小聪明的人、留下小聪明的人。
其次团队管理也很重要。大多数优秀的人离职,不是因为公司,而是因为他的领导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,总会有些管理人员不再适合当前岗位,很多公司处理不好“历史功臣”的问题,团队的上限就在此决定。而优秀的人只会屈服于更优秀的人之下。在这样的团队中,人才流失就是常态。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信任自己的团队。我最想告诉大家:“现有团队的人,一定比我们认为的他们更优秀”。很多团队的潜力和激情是被传统的管理者压制的,不是团队人员不优秀,而是管理者不允许他们优秀。
问:当前,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视,您是否会感受到更多来自市场上的压力?
我认为更多的压力在于企业期望和人员现状之间的矛盾。其实人力资源这个岗位门槛很低,但做好很难。企业老板对人力资源的认知直接决定了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上限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人力资源可以有战略视角、有业务视角,这是很好的现象,但想做和能做是两回事。人力资源总是逃不出“看起来重要,忙起来不要”的怪圈,并且有这种视角的人力资源工作者还是少一些,这些视角需要我们的经历、刻意训练来养成。
问:您认为在未来,这个行业还有哪些领域或者服务的手段可以突破?
我认为数字化和AI应用会让这个行业未来有更大的突破吧!其实数字化提了很多年了,一线城市人力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做的很好,在我们洛阳区域,人力资源的数字化推广还是相对缓慢一些,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这些意识,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很低。
AI在这两年非常火。从一开始我都在尝试应用,非常感慨它的成长速度,有些时候自己都会感觉到危机感。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和业内的人专门了解国内AI的应用进程。我相信在人力资源的产业化上面,AI一定会更深地影响我们的企业。比如说简历分析、面试分析、培训需求分析设计,甚至企业的战略解码、考评指标设计等等,许多专业层面做的事情,它会比多数HR做的好,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。
科技赋能依然是各个行业未来会突破的地方,对人力资源也是如此。但有一点我认为永远替代不了,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,人力资源的工作不是冷冰冰的,是带着温度和用心才能做好的。对于真正优秀的人来说,工具是为我们增效的,不是替代我们的。
04
结语
好说不如好评,来自伙伴的评价:
专业又靠谱,周到又暖心。每一次见面都有所学、有所获,也带给我们很多新的思路和工具。祝行知咨询蓬勃发展,日胜一日!
行知咨询一直在做的是难而正确的事情,在创始人曹老师的身上能感受到坚持和韧性的力量,祝愿行知咨询越来越好!
第一次接触行知咨询公司就觉得是一个比较注重实干的公司。跟创始人曹总沟通,有感于他想把近10年的所学所想所悟,转化成能帮助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,这也成为了创办行知咨询的原动力。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规模企业,很需要行知咨询这样的公司给予专业帮助和辅导,减少和降低他们的初期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风险。希望行知咨询能永葆初心,持续为服务和提升而努力,助力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!
行知咨询是一家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管理咨询公司。创始人曹总,一直秉承“专业、靠谱、爱、陪伴”的理念对待公司员工及客户。
从2022年公司成立以来,行知咨询强调以实事求是为前提,以陪伴式成为为己任,以追求真爱作为对待员工的底线为本,是一家值得信赖并可以长期合作的优秀企业。
以前只觉得行知是一家咨询公司,和市面上的公司能有啥不一样?偶然通过一次活动,听到并了解到了行知文化的由来及故事,突然觉得这家公司确实不一样,希望靠谱的行知被更多的人了解和选择,也祝行知咨询越来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