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数智财税赋能发展"公益培训成功举办→
为贯彻落实国家财税改革政策,助力辖区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,2025年3月27日在青创∪家众创空间成功举办《"一起益企"数智财税赋能发展公益培训》。本次活动聚焦"企业财税合规与风险防控"主题,吸引辖区30余家重点企业决策层代表参与。
一、学习要点
许老师详情介绍了新《公司法》的实施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了新的法律框架和优化路径,以下从法规变化与实施策略两方面解析二者的结合:
新《公司法》对降本增效的直接影响
简化治理结构
条款支持:允许中小型公司不设监事会(第83条)、单设1名董事(第75/128条),减少管理层级。
成本节省:以10人以下企业为例,每年可节约监事会运营成本约5-10万元,管理效率提升20%-30%。
灵活用工模式
职工参与:300人以上企业强制设职工董事(第68条),需平衡民主管理与决策效率。
策略建议:通过股权激励将职工利益与企业绑定,降低人员流动成本,如海底捞“师徒制”使员工流失率低于行业50%。
资本管理优化
加速到期规则(第54条):债权人可要求股东提前实缴出资,企业需动态评估股东偿付能力,避免突发资金链风险。
合规框架下的增效策略
流程再造
案例参考:宁德时代通过TOC理论优化生产瓶颈工序,效率提升50%,成本降30%。
法律适配:利用新法允许的审计委员会(第69/121条)替代监事会,缩短决策链条,响应速度提升40%。
技术赋能合规
数字化工具:如AI财务系统自动生成合规报告,较人工处理效率提升70%,错误率降至1%以下。
风险预警:通过大数据监控供应链合规,某制造企业借此减少30%的合同纠纷处理成本。
供应链协同
法务联动:新法强化发起人责任(第50条),建议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框架协议,采购成本平均降低15%-20%。
反向案例:某汽车零部件商因过度压价致供应商偷工减料,召回损失超2亿元。
实施警示
避免短视行为:30%企业因砍研发投入导致3年内竞争力下降,需保障战略性支出不低于营收的5%。
数据化决策:使用VSM(价值流图)识别20%非增值环节,某食品企业通过U型生产线改造实现人效提升40%。
总结
企业应结合新法赋予的治理弹性,从组织结构优化、数字化升级、生态协同三方面系统推进降本增效,而非简单削减开支。正如宁德时代实践所示:“真正的竞争力是用更优质量换取更低综合成本。”
2.何老师详讲解了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“离境即退税”流程专项解读:
高频问题解答:
Q:同一报关单货物部分销售,如何申报?
A:可区分已售/未售部分分别申报,或统一按预退税处理(推荐未区分时使用)。
Q:2024年出口的货物能否适用新政策?
A:若在2025年1月27日后申报退税,可适用“离境即退税”。
3.郭老师详细讲解了2025年所得税汇算要点,并解答了以下几点:
退税新规:2021年起,多缴税款不再抵减下年度税款,需直接申请退税。
资料留存:税收优惠实行“自行判别、申报享受、资料备查”,需保存相关证明。
申报时间:2024年度汇算清缴截止日为2025年5月31日,逾期将加收滞纳金。
4.李老师以问答互动方式,解决两大财务管理疑点:
1
如何快速了解新业务?
步骤:从财务数据反推业务环节→参与业务流程实践→拆解业务数据→梳理关键控制点。
示例:通过分析销售数据追踪到库存周转率低,实地调研发现仓储流程冗余,优化后周转率提升15%。
2
如何处理与业务部门的关系?
原则:服务优先,底线明确。
案例:业务部门申请超预算营销费用时,通过ROI测算展示潜在风险,协商分阶段投放,最终达成业绩目标且成本可控。
二、活动亮点呈现
一、政策赋能精准解读
特邀财税领域专家深度解析2025年税收征管改革趋势,针对金税四期稽查重点、申报表调整等新政进行实务推演,为企业提供合规转型的路线图。
二、实战课程体系创新
设置《老板财税风险与合规增长》特训营,通过"理论授课+沙盘推演"模式,涵盖股权架构优化、三流合一管理等12个实务模块,特别设置"历史遗留问题解决"专项研讨环节。
三、定制化服务升级
采用小班制教学保障互动质量,配备资深财务总监提供"一企一策"问诊服务,同步开放3个月免费财税咨询通道,建立长效服务机制。
涧西区工商联领导在指导中强调:"本次培训是落实"营商环境优化年"的重要举措,通过搭建政企研三方对话平台,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经营防线,实现从风险防控到价值创造的转型升级。"
活动现场,参会企业代表就跨境支付税务处理、供应链金融合规等热点问题与专家展开深度交流。参会企业财务总监表示:"课程设计的决策层专属模块,为我们优化治理结构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。"
青创U家将建立长效监测评估机制,紧密结合涧西区工商联,通过季度性数字化问卷调研系统(二维码端口)动态追踪民营企业运营情况,深化产学研成果转化应用,构建“学习-实践-反馈”闭环生态,助力企业完善合规治理体系与创新价值链。此举将有效强化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,为洛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持与数据支撑。